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日韩球员年薪500万,你信吗?中国球员顶多50万,差距咋这么大?

几年前,欧洲足球杂志对中国球员的薪酬进行了评估,认为这些球员的最高薪水也仅值50万欧元,这一看法相对理性且合理。同样,日本的体育媒体也指出,考虑到中国球员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年薪在60万人民币左右是较为合适的。他们认为,应该通过改善奖励机制来提升收入,而非一味提高基本薪水标准。

尽管这番言论颇为尖锐,但毫无疑问地反映了中国足球的真实处境。中国足球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所致,与其纠结于薪资问题,不如脚踏实地开展青训,构建完善的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减少空谈、增多实干,真正为中国足球贡献力量,不要再在网上争论,而是要注重实际的行动。

坦白说,中国在韩国面前唯独显得无地自容的,便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在面对日本和韩国时屡屡败阵,连500万的年薪都显得奢侈,仿佛连50万的价值都不值一提。大家不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男足成绩持续下滑,甚至愈发严重,而其他国家却在不断进步?显而易见,问题出在足球管理者和球员自身,不仅是体制问题,更关乎当代球员的信仰与追求。因此,或许可以考虑取消顶级联赛,解散国家队,让各省设立类似苏超的地方业余联赛,让足球回归娱乐和热爱。这样,经过数年积累或许能够从真正的爱好者中选拔出一支热爱足球的队伍,为国家争光。现有的所谓职业球员水平也不见得高于业余选手,甚至年薪10万就足够。

若想要的薪水高于韩国和日本,理应在球场上的表现也要更胜一筹,这是基本的逻辑。中国男足踢得糟糕,却对待遇的要求超过了日韩,成为一种不成比例的反差。500万的年薪可能导致球员安于现状,缺乏向上提升的动力。而顶尖科学家的奖金即使到达500万,他们每年都有很多,难道他们除了让人嫉妒除了别的什么也没有吗?

展开全文

职业足球联赛并非必需品,年薪降到500万、300万、100万乃至50万也无妨,如果没有人愿意踢球,还可以转变为业余主义,国家队也可以由半职业或者业余球员组成,未必比现在的状况差。中国足球需要民间的力量,中国球员的薪资应交由市场调节,而中国球迷则应提升对足球的认知。中国足球应全面提升,参考如18强赛等赛事的表现,若球员无法展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显然高薪不值得。

球员拿着如此高的薪水,理应付出与之相匹配的成绩,以赢得人们的尊重,不能在比赛中总是处于底层,让人失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