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史上首位男子花游世界冠军诞生

为此,比尔找到了曾经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琼斯,劝说她复出并和自己搭档混合双人赛。

27岁的琼斯表示,回到竞技状态并非易事,但比尔全身心投入训练激励着她。她觉得努力拼一次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夺冠是比尔应得的。”琼斯清楚在过去的半年中,比尔每天训练长达6小时,“即便是在复出前,他也坚持在俱乐部训练,并且一直关注着美国花游。”

男选手更能诠释花游?

为了增加关注度和电视转播收视率,国际永联大胆启用了男女搭配的模式,在花游项目中出现了混合双人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在游泳接力中则出现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两个男女混合项目,此外跳水比赛也增设了三米板和十米台男女双人跳。

不过,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花游双人混合赛。在喀山世锦赛上,花游混合双人赛的比赛场场爆满,赛事门票也是开赛以来最抢手的。

尽管此前给人们的感觉是,花游混合双人赛画风有些诡异,但在喀山世锦赛现场,花游的艺术因素,包括服装设计、动作、音乐、情节等的编排似乎一一化解了以上种种矛盾,男选手不仅带来了阳刚力度之美,而且刚柔并济的鲜明对比也令比赛增添了观赏性。

俄罗斯《体育快报》就称,“花游混合双人赛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美感,这无疑是成功的尝试。”

“我从不觉得男选手从事花游是件奇怪的事,人们不应该把花游仅仅看作是关于化妆和漂亮的服饰。”在比尔看来,“男性更能传递花游的运动精神。”

获得银牌的俄罗斯选手亚历山大·马尔塞夫说自己是俄罗斯唯一的男性花游选手,他也希望这次尝试能吸引更多男性参与花游,“我希望人们可以通过世锦赛了解这个项目,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从而让更多的男运动员愿意参与进来。”

看到目前全新推出的花游混合双人赛遭追捧,国际泳联主席胡里奥也表示,国际泳联将进一步推动混合项目进入奥运会,“目前来看,想走到这一步,仍需要很多努力。”

比尔说:“让男选手加入世锦赛可以推动花样游泳的发展,我期待未来有越来越多的花游比赛向男选手敞开大门,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男选手从事这个美好的项目。如果2020年东京奥运会可以引入混双的话,我要坚持到那个时候。”

中国的花游男“在路上”

本次参加花游混合双人赛决赛角逐的队伍只有6支,中国队缺席了混合赛。不过,中国花游队教练王芳透露,今后中国队也会考虑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华西都市报》报道称,花游教练郑嘉就认为男子花游有着特别的感染力:“我记得很多年前,在美国比赛的时候,看到过一个男选手的花游表演,当时非常震撼,非常有艺术感染力,那种美和力量的结合,让人至今难忘。”

不过,郑嘉也承认,男子花游在亚洲的发展和普及很缓慢,“其实水平到的话,男子花游是很有美感、很有技术的项目,但由于水平发展有限,很多男子表演确实看到恼火,也难免让大众有误解。”

郑嘉表示,目前国内已经有好几支队伍开始启动考察男子花游的苗子,“像四川就已经开始让年纪更小的梯队留意潜质不错的男性花游小苗子。”

■ 男子花游,看看他们怎么说

安杰丽卡·提马妮娜(俄罗斯花游运动员):“我们更习惯经典的花样游泳,女子花样游泳。”

伯特·哈伯德(美国1950年代男子花游运动员):“这项运动是同时为两个性别设计的,但体育协会将它分开了。”

本诺特·皮佛尔(法国男子花游运动员):“我们一直觉得,只要我们做得越好,他们就越有可能改变规则……但他们没有。”

亚历山大·马尔特塞夫(俄罗斯男子花游运动员):“一般他们会用女子的标准打分,女子注重美和优雅,然而男子更注重力量的美感。”

宝森·比恩(前运动员、历史学家):“当时国际奥委会决定专门为女子设立项目,然后就选中了花样游泳。”

基尼·杰森泰克(国际泳联花游名誉书记):“我觉得只对女性开放是花游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所在,我更倾向保持这个独特性。”

约翰·法伊(巴黎男子花游俱乐部成员):“有很多媒体写关于我们的文章,但几乎都跟同性恋联系起来。”

斯蒂芬·阿斯海德(英国男子花游运动员):“奥运会倡导平等,然而我们却没有机会比赛,这很讽刺。”

塞内拉·尼克里奇(男子花游教练):“因为《舞动人生》等电影,很多小男孩开始去学跳舞,现在男子花游也需要类似的推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