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的于洋,从小就在父亲经营的汽修厂后院踢球。没有专业场地,他就用废旧轮胎当球门;买不起足球鞋,就穿着回力布鞋在煤渣地上带球。"那时候膝盖总是结着血痂,但看到电视里范志毅的比赛,就觉得疼也值得。"于洋在采访中这样回忆。 2010年,17岁的于洋被大连阿尔滨梯队淘汰,教练给出的评语是"身体单薄、技术粗糙"。这个打击让他一度在烧烤摊打工谋生,直到遇到伯乐——业余教练老张。"他每天下班后陪我在路灯下加练,用摩托车大灯照着场地。"这段经历塑造了他标志性的顽强作风。 "有次冬训我高烧39度,教练让我休息。结果这小子偷偷在雪地里加练射门,第二天脚肿得穿不进鞋。"——前队友王磊回忆道 2021年世预赛对阵澳大利亚,替补登场的于洋在第88分钟完成关键封堵。转播镜头捕捉到他眉骨开裂仍坚持比赛的画面,赛后缝了5针。"当时真没觉得疼,就听见全场在喊我的名字。"这个瞬间让他成为球迷心中的"铁血战士"。 如今30岁的于洋每天仍保持加练200次射门的习惯。他在老家资助的"轮胎足球场"已经走出3个职业苗子。"我想证明中国球员也能用脑子踢球。"正在备考教练资格证的他,正用行动诠释着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一、泥泞场地上起步的足球梦
二、职业道路的残酷洗礼
三、国家队首秀的高光时刻
四、未来仍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