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阿歷山大·柏圖

AC米蘭

帕托在國際比賽上的表現,得到早就關注他的義大利俱樂部AC米蘭球探,主教練甚至管理層的好評,在轉會市場表現沉寂的AC米蘭最終成功擊退英超俱樂部切爾西[3]、兵工廠[4]、葡萄牙的本菲卡[5]、西甲冠軍皇家馬德里以及義甲得主國際米蘭[6]等大俱樂部,以2200萬歐元把帕托帶到義大利。

2007-08賽季

縱然AC米蘭已落實收購帕托,但是由於他在 2007年9月1日義大利足球協會規定的轉會期前仍未滿 18 歲,而根據巴西法律規定,未滿 18 歲的球員不得到外國踢球[7],帕托亦是非歐盟護照持有球員,所以帕托雖然名義上已經轉會到AC米蘭,但其只能在2008年1月後才有資格代表AC米蘭參加義甲聯賽及歐冠盃的賽事。然而,帕托卻在 2007年9月,一場AC米蘭對對烏克蘭班霸基輔發電機的非正式比賽中上場,他並且在該場比賽中攻進一球。

2008年1月,帕托終可以正式註冊為AC米蘭旗下的球員[8] 。在1月13日,他在AC米蘭對拿坡里的義甲聯賽中首次亮相。帕托獲教練安排首發上場,並在前線與另外兩名巴西球員卡卡和羅納度合作攻堅。他在比賽的下半場取得加盟AC米蘭後第一個正式比賽的進球,最終球隊以 5-2 大勝對手。2007-08賽季帕托出場20次,共進9球。

2008-09賽季

由於羅納度、吉拉迪諾的離隊,帕托將與卡卡和新加盟的羅納爾迪尼奧組成一套新的巴西三叉戟為AC米蘭上場攻堅,該賽季是帕托作為AC米蘭的主力前鋒共出場42次,共進18球,成為隊內的神射手,聯賽取得第三名,來季可重返歐洲冠軍聯賽。

2009-10賽季

由於卡卡以天價轉會皇家馬德里,帕托與上季租借回歸並傷愈的波里路組成新的鋒線組合。帕托在歐洲冠軍聯賽分組賽中客場對陣皇家馬德里的比賽中,在66及88分鐘分別攻入2球,替AC米蘭扳平和反超比分,最後以3-2擊敗皇家馬德里,此場為其自加盟以來的歐聯代表作。同年獲選為義甲最佳青年球員。此季帕托共出場30次,共進14球,聯賽亦取得第三名。

2010-11賽季

在該賽季,伊布拉希莫維奇、羅比尼奧、卡薩諾先後來投,帕托作為隊內的第三射手依舊有出色表現。2011年4月3日,由於伊布拉希莫維奇停賽、國際米蘭僅落後AC米蘭兩分的情況下,帕托於米蘭德比中首發出場,帕托亦以兩個進球主宰了比賽,為AC米蘭奪冠的懸念畫上句號。最後,帕托於該季聯賽出場25次,攻入14個進球,與伊布拉希莫維奇及羅比尼奧進球數相同。

帕托和伊布拉希莫維奇

2011-12賽季

2011年9月14日,2011/12賽季歐洲冠軍聯賽分組賽第一輪賽事,AC米蘭作客對陣衛冕冠軍巴塞隆納,開場僅僅24秒,帕托幫助AC米蘭快速閃電進球,成為世界的焦點,最終迫和巴塞隆納2-2。但其後,帕托的受傷十分頻密,全季只出場18次,攻入4球。

因狀態未如理想,於2011-12年冬季轉會窗,巴黎聖日耳曼出價3800萬歐元求購AC米蘭前鋒帕托,有望與曾執教AC米蘭的恩師、時任法甲富豪俱樂部巴黎聖日耳曼教練安切洛蒂,以及時任該俱樂部總監的前米蘭教頭李安納度再度合作,當時聖日耳門已與AC米蘭行政總裁加利安尼達成細節協議,唯俱樂部主席貝魯斯柯尼得悉後即中止交易,帕托本人也公開表達出自己希望留在AC米蘭[9]。

2012-13賽季

由於菲利普·英薩吉宣佈退役,帕托改穿他留下的9號球衣,原有的7號球衣則由羅比尼奧穿上。在各米蘭元老功臣、泰亞高席爾瓦和伊布拉希莫維奇離隊後,帕托被外界視為AC米蘭新一代領軍人物。

但帕托因傷患問題和不受重用,半季以來甚少上場,首發位置被比他更年輕的艾·沙拉維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