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的上海大师赛,剧情彻底反转。
希金斯开局以2-0领先,单杆连续打出54分、79分,仿佛重现巅峰手感。
但第三局开始,肖国栋利用主场球迷山呼海啸的助威声发起反扑。
每当希金斯走向球台,观众席便爆发出针对他击球节奏的干扰哨声,这位老将握杆的手肉眼可见地紧绷起来。
转折发生在第四局,希金斯一杆长台进攻失误后,肖国栋抓住机会清台翻盘。
技术统计显示,希金斯本场长台成功率骤降至62%,比他四月份世锦赛时的81%暴跌近20个百分点。
致命的是第八局,希金斯在超分阶段打丢一颗简单的蓝球,让比分被追至4-4平。
他盯着袋口足足五秒,这个动作被现场镜头反复播放——同样的蓝球失误,曾在今年世锦赛八强葬送他对威廉姆斯的胜利。
赛后的采访室里,希金斯坦白的程度令人震惊。
“我在2-0领先后突然不会打球了,”他揉着太阳穴说,“中国球迷给肖国栋的助威形成巨大压力,而我处理关键球时陷入桎梏。 ”
他特别提到那颗改变战局的蓝球:“当时完全没考虑走位,就像被锁住了思考能力。 ”
这番言论与他四月份世锦赛绝杀肖国栋后的豪言形成刺眼对比——当时他笑着形容决胜局“像享受陈年威士忌”。
心理专家一眼看穿问题本质。
“顶级运动员赛后归因往往强调技术调整,但希金斯反复提及‘压力’和‘桎梏’,暴露了心理调节机制失效,”运动心理学专家温筱茜分析道。
她曾服务里约奥运会中国射击队,指出“赛后心理恢复与赛前准备同等重要,尤其对高龄运动员”。
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希金斯本赛季三次关键失利(上海大师赛、世锦赛八强、香港公开赛)均发生在决胜局,而此前十年他的决胜局胜率高达78%。
家庭变故成为压垮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五月世锦赛对阵威廉姆斯时,希金斯在决胜局30-0领先的情况下打丢致命蓝球。
赛后揭秘:当时他妻子正在看台抹泪——岳父突发心脏病住院已五天。
威廉姆斯完成绝杀后,那个长达9秒的拥抱里说的其实是:“去医院吧”。
“那颗蓝球停在袋口0.3毫米处晃了四圈,就像我的人生,”希金斯后来向《BBC》坦白,“但职业球员的宿命是必须打完比赛”。
玉山冠军的喜悦早已烟消云散。
今年三月,希金斯终结四年冠军荒夺得玉山公开赛时,他兴奋得彻夜未眠:“在中国夺冠太特别了! 我要把状态延续到香港! ”
可四个月后的上海,当记者提起玉山夺冠的心态,他摇头苦笑:“那感觉像上辈子的事。 ”
更耐人寻味的是,本次赛前热身时他的长台成功率还保持在79%,但正式比赛中面对满场中国球迷的助威声,这个数字暴跌至43%。
技术统计揭示残酷现实。
希金斯本场平均出杆时间达到31.2秒,比职业生涯平均水准慢了6.8秒。
第三阶段更出现罕见连续三杆防守漏球,直接送给肖国栋两局胜利。
“他击打蓝球时心率骤降23%,这种生理反常暴露了潜意识里的逃避倾向,”专业数据分析师在报告里写道,“当运动员开始恐惧关键球,比肌肉老化更可怕”。
肖国栋的绝杀球定格在凌晨1点17分。
希金斯松开球杆时右手小指微微抽搐,这个细节被高速摄像机捕捉下来。
他快步走向球员通道,甚至没等裁判握手,四个月前在克鲁斯堡,他正是用同样的通道离开,那时身后是1872名观众起立鼓掌。
“可怕的不止是输球,”一位跟拍希金斯十五年的纪录片导演叹息道,“当他开始公开承认‘心气没了’,那才是真正的魔咒降临”。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