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赢,这是碾压。 从2018年俄罗斯,到2022年卡塔尔,再到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入场券,他们一张没落下。 过去九次参加非洲区预选赛,七次出线。 唯一掉链子的,是2010和2014年。
赤道几内亚这边,其实也挺悲壮。 从2002年第一次参加世预赛,六次都没出线。 这次在H组,打完这场还积10分,排第三,理论上还有拼附加赛的可能。 比赛里,他们踢得比突尼斯积极,射门次数多,反击也犀利。 第80分钟,恩苏门前那脚射门,球砸在横梁上弹出来的时候,替补席上教练差点跳起来。
就差那么几厘米,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可足球场上,厘米决定命运。 他们拼了90分钟,最后10秒,一个低级失误,葬送了所有努力。
不存在的。 赢家通吃,输家回家。
说回突尼斯,他们凭什么?
防守端,八场零封,滴水不漏。 进攻端,虽然不算华丽,但刀刀致命。 关键先生罗姆达内,名字你可能不熟,但这一脚,够他吹一辈子。 国家队层面,他们没有萨拉赫那样的超级巨星,也没有马内的速度机器。
靠的是整体,是纪律,是那股子“你让我难受,我就让你更难受”的韧劲。 主教练特拉贝西,战术布置没什么花哨,就是稳。
中场绞肉机,专治各种不服。
世界杯扩军到48支,非洲区名额从5个暴涨到9.5个,很多人说,这是非洲球队的春天。 可春天来了,种子也得自己争气才能发芽。 突尼斯没等春天,他们自己就是春天。 摩洛哥是第一支晋级的非洲球队,人家有黄金一代,有世界级教练。
突尼斯呢? 什么都没有,就靠一股子“老子偏要进”的狠劲。 现在18个晋级名额里,非洲占了俩。 剩下七个半,多少双眼睛盯着? 喀麦隆、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哪个是省油的灯? 可突尼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名额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留给名字响亮的人的。
9月8号晚上11点02分,罗姆达内进球后没庆祝,只是跪在地上,双手指天。 队友冲过来把他压在身下,摄像机拍到他脸上,没笑,是哭。 替补席上,老队员抱着头,肩膀在抖。 看台上,穿着红白球衣的球迷,有人把围巾甩上了天,有人蹲在地上捂着脸。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胜利。 这是连续第三次,他们把国旗插在了世界杯的草坪上。 一个小国,一群普通人,干成了大国豪门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事。
足球,到底该属于天才,还是属于偏执狂?突尼斯靠防守和绝杀连续三届进世界杯,是不是证明球星不如团队?非洲名额多了,但真正能打出来的还是老面孔,新军机会在哪?读秒绝杀固然刺激,但一场沉闷90分钟的比赛,值不值得被记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